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_全国空降约茶品茶,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炮约软件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市造价动态 > 盐城

建筑质量安全监管:督察重拳威力凸现

【 信息发布时间:2009-01-12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 【关闭

  2008年岁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派出督察组分赴北京、上海等6省市检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情况。这一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针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督察活动密度进一步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以督察活动为主线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亦可圈可点,推动全国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建筑质量安全督察行动重拳出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统一部署,2008年年初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了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和百日督察专项行动。5月下旬至7月中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成了6个督察组,分3批先后对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14个地区的建筑安全百日督察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察。

  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到建设系统质量安全工作中去,指导协助各地积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对北京、天津、河北等30个地区建设系统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督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中央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10大措施,各地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12月4日至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派出两个督察组分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和四川6省市检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情况,指导协助各地积极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一系列的督察,进一步强化了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推动了各地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地建设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了对住宅、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轨道交通、学校及周边建筑的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了以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为重点内容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建筑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2008年,建筑质量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各地也不断探索创新,出台了许多安全生产管理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建筑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

  在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继年初颁布部门规章《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后,作为其配套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制定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该办法规范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安装(拆卸)告知和使用登记3个环节,并统一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编号规则。

  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又颁布了《关于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作业。

  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6月底正式出台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颁发管理机关和市县级建设主管部门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中的职责,并且详细规定了暂扣和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适用情形,为各地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提供了依据。同时,还下发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明确了各类企业、项目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和专职安全员配备数量,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证许可条件。

  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印发了《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明确规定,质量监督机构应采取抽查建筑节能工程的实体质量和相关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方法,督促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抗震救灾和质量安全管理“两手抓”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为确保灾区危险建筑物拆除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门制定了《地震灾区危险建筑物拆除施工作业要点》,指导有关方面安全作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震后和汛期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震后在建工程复工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大型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监管。通过各地建筑质量安全系统的不懈努力,以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

  200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年初南方部分省市发生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同时,2008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些都给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双重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奋斗精神,变压力为动力,斗志更加昂扬,工作更加扎实,最终推动了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继续稳步向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