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9-01-1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还是令人痛心的汶川大地震,都震动着每个国人的心。无论是奥运前的场馆建设,还是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也都同样牵动着国人的心。而包括这一切建设在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无不被建设立法工作这只“无形之手”护佑着。
两部法规竖起坚实屏障
依法行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始终把推进立法工作放在法制建设的首要位置,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ぬ趵泛汀睹裼媒ㄖ谀芴趵妨讲拷ㄉ栊姓ü娴某鎏?,正是契合了当今社会的需要。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有些地方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或名村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10余年来多起影响恶劣的破坏事件甚至被编成了“大事记”在业内广为传播。而今年4月2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7月1日起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ぬ趵罚魅妨苏捌溆泄刂鞴懿棵挪宦男屑喽焦芾碇霸?,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违法审批以及其他渎职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其他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造成破坏的行为,设定了不同的法律责任。该条例的实施像撒下了一张宽广的保护网,为这些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古貌竖起了一道坚实的?;て琳稀?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高达18亿~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能源消耗已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民用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7月23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0月1日起施行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遏制了建筑能耗的上升态势。为从源头上遏制建筑能源过度消耗,防止边建设高能源消耗建筑、边进行节能改造的情况发生,该条例在不增加新的行政许可的前提下,对新建建筑节能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从规划许可、设计、建设、竣工验收、销售、使用保修等各个环节均对不同行为主体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该条例还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改造费用筹集困难、改造进展缓慢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
多部规章结牢管理之网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颁布了4部部门规章,对房屋登记、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及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范。
为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とɡ说暮戏ㄈㄒ娑贫ǖ摹斗课莸羌前旆ā酚?月22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常务会议通过,自7月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的房屋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登记工作。该办法对《物权法》有关不动产登记的规定作了细化,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权利人的物权。
于1月8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过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自6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对全国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出租单位出租的建筑起重机械和使用单位购置、租赁、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应当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毫无疑问,该规定对于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于1月8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自3月15日起施行以来,“解答”了许多业内的焦点问题。例如,细则明确,未取得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的人员,不得以注册建筑师的名义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业务活动。细则还明确,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负责注册建筑师考试、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制定颁布注册建筑师有关标准以及相关国际交流等具体工作。该委员会委员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商人事主管部门聘任。
今年,我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及汶川大地震让人们对用水、用气等的安全与保障有了史无前例的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于9月18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常务会议通过,自12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实行预防为主、平灾结合的方针。明确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防灾要求,制定、修订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将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设防要求和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措施纳入工程建设标准。国家鼓励采用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材料设备,进行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设计与施工。
除此之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有多部规章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出台进度?!斗课葑饬薰芾戆旆ā芬丫砍N窕嵋樯笠橥ü?;《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已提请部常务会议审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违反城乡规划行为处分办法》等3部规章正在征求意见中。
我们期待,来年的建设立法工作将更加有力地护佑着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