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援建震区二期工程的25个项目全面开工
【 信息发布时间:2008-12-2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岁末寒冬,灾区人民的冷暖让人牵挂。12月20日至21日,由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率领的苏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德阳绵竹市,实地考察苏州市对口援建工程的进展情况,并看望慰问该市援建工作人员。市领导杜国玲、王金华等参加考察,德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新有陪同考察。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苏州市对口援建绵竹21个乡镇中的孝德、东北、土门、广济、齐天、兴隆等6个镇。大地震中,六镇绝大部分居民房屋、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厂矿企业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目前,苏州市对口援建首期11个项目全部顺利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基础工程,预计明年5月12日前基本完工,7月底可交付使用。
21日上午9时许,苏州市区对口支援的乡镇孝德镇内,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四面云集而来的当地群众高举“一家人一家亲”、“建设美好新家园孝德人民感谢您”等标语,暖意融融。苏州市对口援建二期工程25个项目暨苏州路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和首批11个项目一样,这25个项目仍以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为主,包括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路桥等,总投资5.04亿元,预计明年7月底大部分工程将竣工。在开工仪式上,阎立首先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1000万新老苏帅1人对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表示祝贺,向大灾之后坚强不屈的51万绵竹人民和全心全力参加援建工作的苏州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二期项目的开工,标志着苏州援建工作正式进入了全面铺开的崭新阶段,苏州将严格按照中央和四川、江苏两省的各项政策要求,又好又快推进援建项目建设,合力打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质工程。
在孝德镇,苏州还在全省各援建队伍中建设了首个援建规划展厅,将苏州及所辖五市对口支援的六个乡镇恢复重建项目集中在一起,向当地的广大群众全面展示苏州援建项目的总体情况,公开接受群众对苏州援建工作的监督,让灾区人民既看到了未来新家园的美好景象,又体会到了苏州对重建灾区的信心和决心。阎立和陈新有共同为援建规划展厅开馆揭幕。这一援建工作的创新举措,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由“新闻频道”进行现场直播。
随后,阎立一行先后考察了分布在孝德、广济等六镇的首批对口援建。项目。规划中的孝德中学、孝德小学是寄宿制学校,两校食堂、操场、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在学校宿舍楼工地前,阎立要求施工人员要树立长远意识、安全意识、超前意识,新建学校要有新标准,现代化设施按照苏州学校标准建设,抗震水平也要再上新台阶,让灾区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由太仓市对口援建的齐天镇中心小学、幼儿园是在学校原址上开建的,地震中,小学虽然教学楼受损,但电脑等教学设施设备都得到完整保存,幼儿园虽然倒塌,但所幸无人在场。在察看设施简陋的板房教室后,阎立对齐天镇有关负责人承诺,苏州一定努力把学校建好,让学生在明年秋天开学之前搬进新学楼。
21日下午,苏州市对口援建指挥部内召开了援建工作情况汇报会。在听取苏州市援建指挥部有关负责人的汇报后,阎立对前阶段我市对口支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援建人员,要进一步增强援建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援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力求做好、做出更大的实效。要加强统筹协调,在省援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绵竹市党委政府,加强与对口乡镇沟通协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形成援建工作的合力。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苏州干部的良好形象,全力以赴把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力争把三年的援建任务提前完成。
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以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等一同参加考察。
另据介绍,苏州对口援建第三批项目也与受援各镇党委、政府充分研商,目前已初步排定。仅市区对口援建项目就有16项,已上报省指挥部和绵竹市政府。除扎实开展各项援建工作,苏州市各援建指挥组还主动与各所在市民政部门、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沟通联系,积极开展捐资助学、“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活动。三个多月来,苏州全市累计为灾区困难学生捐助爱心善款99.7万元,为灾区群众捐献棉衣13.6万件、棉被13.5万条,价值近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