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建筑业、勘察设计业有序推进
【 信息发布时间:2008-12-2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今年全市共有在建工程 475项,共计建筑面积 545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54.75亿元(其中:竣工71项,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工程造价4.8亿元)。纳入市县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工程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人工地基检测率、工程质量合格率、机械设备登记率、安全备案率、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率均达到100%,安全达标率98%,文明工地备案率82.5%,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起(其中:轻伤6起,重伤1起)。今年共组织各类质安检查、巡查5次,排查工程315个,排查一般隐患502项,整改落实460项,排查重大隐患160项,整改落实160项,发放整改通知单114份,停工通知单24份。总得来看,全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意识有所提升,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
一是认真开展了春、夏、秋季建筑施工安全质量大检查。全年共组织大型检查四次,在检查中,我们对隐患较多的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以及项目经理在全市予以通报批评,均记入不良信用档案一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市政府和省建设厅安排部署,6月份,我们组织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采取安全知识竞赛、应急预案演练、印发安全生产宣传册、张挂宣传条幅等,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在9月20日绥德县育才家园住宅楼工地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我局于9月22日及时召集各县(区)建设局主管安全生产的局领导、质安站站长、全市所有施工、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召开了全市建筑安全生产会议,通报了“9.20”事故情况并要求全市建筑行业认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汲取教训,防患于未然,针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安全生产。三是严把商品砼企业生产质量关,确保市区所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可靠。6月13日至15日,组织市质安站和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市区8个商砼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为确保商品砼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启动了“榆林杯”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榆林杯”优质工程奖是代表我市最高水平的工程质量奖,评选办法明确规定“榆林杯”必须在省级文明工地中产生,“长安杯”又必须在“榆林杯”工程中推选。该项奖励的出台,极大地调动和激励了全市建筑施工企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在今年“榆林杯”首次评选活动中,神通路桥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神木县委办公大楼和由四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榆林炼油厂职工医院综合楼获此殊荣。
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08年,全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项目200个,备案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一是加强工程勘察市场监督管理。针对勘察企业收费普遍偏底导致工程勘察质量难以保证,勘察企业效益不高,勘察市场不够规范等情况,第三季度,我们组织力量,邀请有关专家技术把关,对全市勘察市场进行了集中检查整顿。二是加强工程设计市场监督管理。08年报省建设厅批准建筑专业丙级升乙级资质企业1家,首次申请水利行业专业资质企业1家。三是积极推进建筑工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加快了建筑节能产品和新型墙体材料确认登记步伐。2008年,全市共有30个企业的45个产品通过了省建设厅的确认登记,截止11月份,我市已有38个企业的58个产品通过了省厅的确认登记,确认登记率居全省前列。四是“驼城杯”市级优秀设计评选工作已经展开,评选项目征集工作全面完成,即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