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8-12-1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拥有770多万户籍人口的广州市,如果加上常住外来人口,其人口总规模超过1200万。在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中,如何找出政府应该承担保障责任的城市低收入人群,一条清晰的保障线不可或缺。
按照《广州市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调查方案》确定的调查范围和对象,广州市找到了这条线。即:本市市辖10区具有城镇户籍、无自有产权住房或自有产权住房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上一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8287万元的家庭。
从2007年12月1日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到2008年6月15日结束数据录入及成果编制工作,广州市辖10区共有84377户家庭参加申报,接受入户调查核实79110户。通过分析,该市符合低收入住房困难条件的家庭共有77177户,为政府未来实施切实有效的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局部试点 普查跟进
在大规模的普查工作开始之前,如何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避免今后少走弯路,是广州市实施住房调查前就一直考虑的问题。
早在2007年9月下旬的普查筹备期间,筹备组工作人员就到荔湾区逢源街召开会议,协商调查试点的有关工作。荔湾区政府和逢源街道办事处也在短期内迅速组建了一支熟悉社区和居民情况的140多人的调查队伍。
2007年10月24日,逢源街调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申报阶段,1310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向户籍所在居委会提出申报。随后,广州市调查办在逢源街举办入户调查培训班,强调要按照统一标准,对申报家庭逐一入户调查核实,并表示将对调查表进行100%的审核。
2007年12月20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调研住房保障工作时指示,各区、县级市政府、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工作,摸清和摸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际情况,做到不错不漏,夯实广州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基础。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任谢晓丹向记者介绍说,本次普查入户调查经费由市财政负担30%、区财政负担70%。调查采取自行申报与入户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及家庭基本情况、住房状况、收入状况、家庭资产情况、住房需求、购房需求、租房需求、希望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保障方式(租赁补贴或实物配租)、备注9大方面。整个调查工作共分4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申报阶段、入户调查核实阶段、数据录入与成果编制阶段。
住房调查专业性强,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广州市调查办没有委托市场化的中介机构去调查,而是坚持自己做。谢晓丹对此解释说:“一是群众对中介机构有疑虑;二是担心社会中介机构过分追求效率及利益最大化,调查不细致;三是认为从事住房保障工作的人员通过一线调查,可以真正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调查的过程也是一种接受教育的过程?!?BR>
为确保调查的质量,他们专门设置了调查员、检查员、指导员、督导员与录入员,各司其职,互相监督,提高准确率。同时,他们还公布了各级调查办的联系电话,实行电话回访、实地上门等制度,以保证达到98%以上的合格率。
指标量化 意义深远
实践证明,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调查是富有成效的,在夯实广州市住房保障工作基础、理清深化住房保障工作思路、科学调整住房保障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坐在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记者请他评价了此次调查的现实意义。
这位曾经长期从事民政管理工作的城市领导笑言自己是“弱势市长管弱势群体”,对记者的提问他表示概括起来有以下5个方面:
第一,摸清了家底,建立了广州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和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此次调查不仅全面摸清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而且获取了他们的住房需求意向和经济承受能力等重要一手数据,为该市下一步建立市-区-街道住房保障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档案的日常动态量化管理,建立住房保障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打下了基础。
第二,深化调研,为完善广州市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可靠依据。根据住房调查结果,该市将科学调整住房保障政策,包括“以需定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将进行重大结构调整,大幅度增加廉租住房的建设比例;调整土地供应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将更加集约节约,将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区域选址,尽量满足低收入家庭对居住区域的要求;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创新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模式。
第三,以需定供,为科学编制广州市住房保障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持。依托调查结果,经过科学分析和测算,该市明确了当前和5年内住房保障的发展目标,即用1年左右时间解决调查新增的2727户双特困户家庭的住房困难,在2012年底前建设不少于463万平方米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基本解决调查在册的77177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第四,积极探索,为开展广州市房屋普查积累了宝贵经验。调查过程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成果,为该市下一步开展公房清查和住房普查,最终实现整合和建立起集房地产档案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房屋管理系统、房地产交易管理系统、房屋拆迁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全市统一的、动态的房地产数据管理平台作了有益探索。
第五,明确职责,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目标责任制考核提供了量化指标。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责,根据广州市委颁布的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年度考核评价办法,“城镇住房困难户占总户数的比重”是其中一个重要实绩考核指标。利用此次调查成果,可以为科学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目标责任制提供量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