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不断加强城市水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城市水景观建设速度,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为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淮安城市水景观建设大踏步前进,完成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跨越,先后实施了里运河北岸绿化、古淮河警校段护岸新建、清扬大沟整治、西郊大沟整治、红旗河整治等多项工程。这些工程主要是通过河道清淤,护坡改造等工程措施,结合岸边绿化、滨河小品建设,从而达到保持水流畅通,改善水质及岸边环境的目的。
贯穿淮安老城区的一条重要河道——文渠河由于受到污染,水体变质发臭,严重影响两岸群众的生活和城市环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4年,淮安市水利部门积极组织实施了文渠河活水工程。以“人与河流协调和谐”及“经济、美观、适用”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河道两岸进行护砌,增作栏杆和小桥,新建活水节制闸,引清洁的里运河水冲污,大大改善了文渠河的水质,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改造后的文渠河,两岸绿树成荫,护坡整洁美观,河水清新幽静,成为市民垂钓、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2005年,为迎接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保障钵池山公园长期的水体质量,城市水环境整治大手笔——钵池山公园活水工程启动。通过引里运河清水,经越河大塘、清扬大沟,进入公园水体,然后通过苏州河或者丰收河外排的活水体系,确保钵池山公园水体的清洁畅通。该工程主要是为钵池山活水服务,但同时又可以对苏州河、丰收河等下游河道进行冲污,从而大大改善了钵池山公园及周边地区的水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为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的成功召开作出了突出贡献。 实施活水工程后的钵池山公园,园内水塘清澈见底,岸边亲水平台与草坪垂柳浑然一体,成为淮安旅游一大亮点,“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也进一步促进了水渡口经济圈的发展。
2007年11月,总投资3.43亿元里运河截污导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淮安整治水环境的又一力作。该工程以横穿主城区的里运河为核心,配以跨河大桥维修、两岸绿化栽植、截污干管铺设以及中洲公园等景点亮化工程,打造一条集运河文化、防洪、生态于一体的景观河道。工程建成后,里运河将恢复以往的清澈,更好地服务于城区其他河道换水工作,显著改善周边环境。并依据规划,与钵池山公园、古黄河实现联通,为该市再添一大旅游景点。
短短几年内,淮安水环境整治取得骄人的业绩,大大改善了该市人居环境。与此同时,管理水平亦得到进一步提高。该市还建立了河道长效综合管理考核机制,采用多种手段对河道进行督查,保证古淮河、里运河等河道洁净、畅通。引入高科技,在各活水泵站、涵闸建立遥测系统,实现了在室内即可随时了解水位,科学调度的远程换水体系。
如今的淮安中心城市,市容整洁靓丽,河道水清鱼跃,空气自然清新,已形成“四水”穿城,“两河”绕城的独特风貌,俨然让人产生一种城在水中、人在景中的和谐美感。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创建必将使这座生态水城特色更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