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淮安市中心城市核心区市容景观提升“十项工程”,自6月11日实施以来,经过各责任单位和广大建设工人的艰苦努力,南至水门桥,北至黄河桥,长达3.3公里的淮海北路已经大变样了,成为“流光溢彩都市景,灯火辉煌不夜城”!
市民们在对新的市容景观赏心悦目的同时,不时发出赞美之声、感叹之声,认为市容景观提升“十大工程”实施及时,气魂大、品位高、景象新,是中心城市建设新标志的展示。但是,对景观提升工程的实施,当初也听到一些其他的声音。声音所含的意见,就是对景观提升“十大工程”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不理解?虽然不是他们对城市景观建设有什么成见,而是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实属正常现象。然而,分析一下“不理解”的原因,也许可以看出,主要是人们的眼界问题。拓宽眼界、放开眼光看市容景观提升“十项工程”,就会客观、公正地评价,就会从“不理解”转化为理解。
放开眼界看景观提升“十项工程”,就是要看大局看全局看长远,就是要看主流看全面看全国,就是要看怎样“把淮安建成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用这样的眼光看,我们就能看到事情的本质,看到景观提升工程不仅仅是提升了景观,更重要的是城市形象、服务业水平和市民幸福感、自豪感的提升。
形象是生产力,形象出竞争力。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首先要有现代化的形象。没有美好的城市形象,谈何人气?人气不足,谈何财气?提升城市核心区市容景观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城市形象。我们不能以老眼光、老观念看待城市形象,更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认为淮安城市形象很不错了,不需要提升了。在对待城市形象问题上,也要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城市形象提升越快,有的人越是看不顺眼。近几年来,淮安市中心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造了一批重点街区,拓宽了多条城市干道,新建了一幢幢现代建筑。但是,我们的市容景观还不适应“建成特大市”的要求,特别是零乱的广告、店招店牌,破损的人行道,乱搭乱建的小坯房等等,直接影响淮安的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如果我们不提升城市景观,不优化城市环境,就难以实施“把淮安建成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
“建成特大市”既要“造城”又要“造市”。洪银兴教授前不久在淮安考察时指出:“判断一个地区能不能成为一个中心城市,能不能成为经济中心,关键要看这里能不能成为市场中心。”淮海北路古黄河桥至水门桥段是中心城市人气、商气最旺盛的街区。但目前商业业态分布零散,经营品位不高,不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淮安服务业水平的提升。着力将淮海南北路打造成不夜城,既是提升市容景观的需要,又是发展服务的需要,更是把淮安建成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市场中心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永恒理念。市容景观提升,得实惠的是广大市民。全国人大代表、环卫工人孙国庆深有体会地说:“十项工程为市民做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生活在一个城市有没有幸福感,不是靠造假可以造出来的,而是市民从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感受出来的。景观提升“十项工程”哪一项都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哪一项都是利在市民。城市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是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景观提升“十项工程”来得不易、成功不易,对工程中的任何一个设施我们都要倍加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