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_全国空降约茶品茶,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炮约软件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市造价动态 > 盐城

城镇化: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 信息发布时间:2008-09-10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 【关闭

 

  据悉,到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94亿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4.9%%,25年间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的10年~15年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每年我国将有近10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给城镇建设在住房、交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镇化提速提出建设新要求

  面对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思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兵弟表示:城乡统筹不是城乡统一,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致化、一样化,而是通过城镇化发展,重点解决城市如何支持农村,工业如何反哺农业,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均衡化的公共服务。

  为了给城镇化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几年来不断加强市政公用事业和城乡规划方面的工作:

  在市政公用事业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打破垄断入手,在引入新型经营机制的同时,不断加强政府监管,逐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市政公用行业打开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笆濉逼诩洌夜姓蒙枋┩蹲首芏畲锏?.03万亿元,占GDP的2.9%%。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市政道路桥梁等各行业投资均大幅增长。

  在城乡规划工作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促进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注重区域性规划工作,编制完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年~2020年)》,有效地指导了各地城镇化的发展;从资源环境条件入手,用规划促进城市增长方式转变;通过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等手段,不断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自然文化遗产?;すぷ?。

    城乡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在目前的城镇化发展当中,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作用十分突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着42%%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在辐射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城镇密集区域、城镇化速度较快地区,却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加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拉大、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不足等急需解决这四大问题。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发展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张勤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通过各级政府加强对城乡空间的管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し旁诔钦蚧⒄沟闹匾铰缘匚?,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区域层面划定等方式控制地区建设活动,加强对水源、生态、历史文化、农田地区的?;?。同时,通过划定城镇增长边界引导城镇空间合理拓展,并在城市内将“规划五线”作为强制性内容进行落实。

  对于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部门表示,在设施方面,要针对目前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的环节加紧建设。在制度方面,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产权结构多元化,逐步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在政策法规方面,要通过完善体系来强化政府提供市政公共服务责任和监管职能,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同时,还要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防灾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公用设施防灾能力。此外,还应逐步缩小区域间市政公用事业的差距,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系统。各区域将面临不同发展境遇据了解,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将成为今后各地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思路。在这一思路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将分别面临不同的发展境遇。

  其中,我国东部地区要加强城镇之间的网络化联系,有序推进城镇群内部城镇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在中部人口大量外流的地区,要大力培育城镇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提高小城镇发展动力,完善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西部地区要推行生态环境?;び畔鹊募惺匠钦蚧⒄拐铰?,促进人口向承载能力强的中心城市集聚,?;ず米试春蜕肪?;东北地区要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振兴。

    让乡村也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分治,大量流动人口长期生活在城镇,但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方面却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对此,李兵弟认为,既然城乡要统筹发展,那么就应当进一步降低进城的“门槛”,让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有条件居住在城镇,有机会在城镇发展,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同时,在乡镇和村庄的建设方面,规划工作也要继续加强。解决农民最急需、最基本的道路、给排水、环卫、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广大乡村居民也分享到改革开放成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