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8-08-2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在长三角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上海市功不可没,他们为全国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快完善信用标准和信息平台
信用信息平台已正式启用,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尚未解决,如在标准方面,各地大量的处罚是依据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作出的,目前信用标准尚未考虑解决机制,企业的优良记录没有具体标准,信用标准中编码体系可操作性不强,针对个人的信用标准尚需增加,这些都是下一步重点考虑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内容,保证信用标准在实施中不断得到完善。
信息平台完善的下一步,是要考虑如何从业务机制层面、计算机技术层面和运作经费层面,探索建立平台长期可靠运行的机制,保证信用信息平台信息准确、及时,有一个良性运行模式。同时探索扩大政府掌握企业信用信息的范围。
加强信用信息的应用
信用信息发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真正做到让企业守信激励,失信受限,在加强对失信企业惩戒的同时,设想在长三角区域试点,企业信用等各类信息在业务层面上互通、互联,取消各类诚信证明,制定受限企业标准,方便和鼓励守信企业在异地承接项目。上海目前在沪登记的各类建设工程企业有3011家,管理开放不仅给企业带来便利,同时也可以降低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本。
探索信用评价制度设计
上海已在该市征信管理办公室的牵头组织下,开展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研究试点工作,目的是研究如何在建筑建材业中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建筑建材业从业企业诚信和执业人员信用指标和信用评估标准,并根据信用指标,研究从业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记录采集节点的设定和记录采集方法;2.研究管理中采集的信用记录提供、披露等应用办法;3.研究信用评估机构参与建筑建材业企业和人员评估的实施办法;4.研究信用产品在管理环节中使用办法和惩戒机制;5.研究工商、税务、技监和银行等多管理部门联合征信的运行模式;6.研究多方(管理部门、协会、中介机构)参与的行业信用体系有效运行模式。目前研究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希望通过研究试点,能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应该转入抓应用和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的阶段,在建设部的正确领导下,利用三地良好的管理和信息化基础,长三角区域信用体系试点工作一定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推进,一定能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域性的信用体系,为在全国推广做好试点工作,逐步纳入全国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