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8-07-0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各地高度重视康居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在土地调整、建设模式、资金筹措、老村整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违规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不少康居示范村创建点未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进行建设,部分创建点甚至改变了原来经过批准的规划用地范围。建筑方案未经批准,且大多简单套用一些别墅或联排别墅方案。有的集中居住点规划未经批准,擅自在公路边进行“一层皮”建设。二是工程管理不到位。集中建设的康居示范村虽然统一安排群众自建或委托施工单位代建,但建设过程监督不力、监理缺失,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存在较多隐患。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部分集居点房屋建设初具规模,但供、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对农村居住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华志明同志就目前康居示范村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向各县、区、乡镇负责同志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有关同志着重提出五点意见:
一是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建设。作为创建示范点,必须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杜绝各类违法乱建行为,严格按照批准后的规划实施建设。15个市级康居示范村的规划方案必须尽快报经规划局审批。市、县、区规划管理部门有关同志要服务到现场,跟踪到现场。建筑施工图纸要及时报送市建设部门会审,保证设计质量;积极完善场地给水、排水、供电等各项设施的施工图纸并报审;迅速申报规划、国土、建设等工程审批手续,工程竣工后必须按程序申报验收。坚决落实张新实书记提出的“动土必有规划,开工必有设计,覆土必有绿化”的建设要求。二是千方百计节约用地。集中居住点建设要与城乡土地挂钩工作相结合,立足依托老村、大村,避免盲目占地新建。必须立足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庄台空地,及时组织老宅基地的复垦工作。三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认真执行《宿迁市农村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对道路、供排水管道、绿化、供电等基础设施要先期进行建设,避免后期破坏性建设,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避免集中居住、集中污染现象的发生。四是突出特色创建。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强化村庄的人文和自然特色,突出“村庄田园化”特征。要十分重视保留村庄的环境整治和改造扩建。五是贯彻落实“集中集中再集中”的建设思路。当前,村庄建设的重点是突出康居示范村创建,稳步推进村庄建设整治,防止乱占耕地,大拆大建??蒲Т沓钦蚍⒄褂胄屡┐褰ㄉ璧墓叵担浞址⒍褐?,组织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防止主观片面、损害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