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10-04-2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淮安市工程造价管理处文件
淮造价[2010]14号
淮安市工程造价管理处关于推行“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
处属各科室: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我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改善工作条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职工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据市安监局“淮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淮安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的通知”的精神(淮安发【2009】14号)以及市住建局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结合我处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处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通过推行“1+3”安全生产监控体系,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持全员教育、全员参与、全面排查、构建“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网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创建平安、和谐的工作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目标
到2010年底我处所有工作在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的基础上,完成“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行实施。
三、成立“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组织。
组 长:黄建华
副组长:冯桂珍
成 员:张洪海、解存林、任荣、韩立庆、徐大刚、胡薇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冯桂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任荣同志为办公室联络员兼安全生产管理员。
四、制定并分解“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工作目标,同时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五、组织宣传学习《淮安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要求人员知晓率达到100%;并在“淮安市工程造价信息网”开辟“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相关知识宣传栏。
六、具体内容:
1、概念:推行“1+
2、确定重点监控场所,在重点场所张贴警示牌;职工安全权利、义务告示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牌。同时根据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危险程度和危害大小,确认等级。2010年3季度完成。
3、建立“三图五卡”:即建立“1+
4、建立“1+
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制度有: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实时监控和制度、事故预警制度、职工教育更新制度、奖励制度;
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制度有:全员排查制度、持续改进制度、创新提升制度;
同时建立“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培训制度、事故危险源排查评价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
5、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工作。
主要有职工评价、技术评价、监督评价等形式。
七、具体要求
1、职工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监控要求,每天必须对本岗位进行安全检查评价,做好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应采取必要措施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做好记录
2、我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成由安全专业技术人参加的评估小组,评估小组深入安全生产现场,分析排查。对排查的问题进行评估,确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凡是能整改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如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危险程度升高或通过采取技术、工艺等措施整改后,其危险性消除、降低,应及时进行评估,更新监控内容或进行动态清零;对一些移动的危险源点,要采取跟踪监控,使监控点处于可控状态。
3、开展活动紧抓“三个结合”。一要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各科室要牢牢把握季节特点,开展冬季防火、防冰雪灾害等各类安全专项工作,举一反三,防微杜淅。二要与科室工作特点相结合。做到科室会用、好用、管用。三要与安全基础工作相结合。把“1+
4、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学习“1+
5、强化考核,严格奖惩。要把推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