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5-12-1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马来西亚,专业公司受青睐 |
编者按 上一期报道了上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组织外经企业的代表们实地考察印度工程市场的情况,本期来讲讲另外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马来西亚。 市场逐渐复苏 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风暴对马来西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首当其冲为建筑业,下降幅度达30%以上,大量项目缓建或停工,建筑业一度十分萧条。近年来,马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促使经济复苏。由于马自然资源很丰富,经济基础较好,目前一些被搁置项目又重新上马,如公路、铁路、电站、填海和港口疏浚等。但由于资金短缺,国外承包商如承揽此类项目,马政府要求采取实物支付、部分现汇和部分实物、买方信贷以及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等方式。 中国专业公司更受青睐 目前在马开展工程承包的有30多家中国公司,这些公司中专业公司效益较好,经营一般房建的公司业绩较差。除港湾、路桥、中水电等几个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外,其余均为土建工程公司。亚洲金融?;⑶?,大部分公司经营基本盈利。金融?;⒑蟮?998年,建筑业产值急剧萎缩23%。房地产严重供过于求。当年约有总值656亿马币的国内基建工程被迫停工或缓建。尽管政府基建开支增加,但建筑业发展缓慢,成为在这次金融?;懈此兆盥牧煊?,许多业主资金缺乏,无法继续支付甚至长期拖欠工程款,使我公司经营困难重重,尤其是在马来西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承包公司损失较大。与此同时,一些具备专业技术优势、拥有良好管理经验的中国公司,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中国路桥、中国港湾、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西安电力、南昌国际。它们不仅顶住了亚洲金融?;挠跋欤也欢系乩┐笠滴?。 中国公司在马难处多 中国人的工作准证在马来西亚是最难办,而且费时费钱,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准证一般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获得批准。另外,马来西亚对外国劳务的输入限制十分严格,对中国普通劳务没有开放市场。因此,我在马公司大多雇佣印尼或孟加拉劳工。 马来西亚建筑市场的操作很不规范,政府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检察体系,只拿钱不干事或干了事不给钱的现象比较普遍,经常需要采用所谓的“台底费”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中国公司往往对市场情况了解不深,对当地的一些做法不熟悉,易上当受骗。 受自身经济条件所限,中国公司基本都是以短、平、快或小而精的做法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很少中国公司能获得当地银行的支持,而自带资金又相当有限。由于马来西亚长期受西方影响,对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有偏见,不太信任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因此,中国公司参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有一定阻力。 西方一些大承包商进入马来西亚市场较早,其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在马广泛使用,他们深谙马当地的许多做法,对市场情况了如指掌,而中国公司和他们相比综合实力存在相当差距,加上90年代才开始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对市场了解也不如他们透彻。从道理上讲,中国公司应比其他外国公司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来适应马来西亚市场,因为马来西亚华人较多,沟通比较容易,但往往优势变成劣势:中国公司只与华人打交道,忽略了马来人这个主流社会,许多大项目拿不到。而西方及日、韩等国家的公司则使出浑身解数与马上层沟通,以达到他们的商业目的。 马政府工程项目很多是通过某种途径,交给有势力的当地马来人公司或马来人占大股的公司运做,这些公司往往是赚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后,再将项目转手。真正施工的公司可能是二包、三包,甚至是四包,使得承包形式变得复杂,付款虽然没有问题,但利润微薄。另外,马许多项目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经常要带入大量的资金,这种办法风险较高。而中国公司资金有限,影响了项目的承揽。 找好的合作伙伴 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进行工程承包,基本上都采取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单方面靠正规渠道投标拿项目的机会很小。一是对当地情况和一些做法不熟悉,渠道不通;二是业主对中国公司不了解。如独立实施项目,中国公司经常遇到许多难以克服和控制的问题,因此,采用合作方式进入一个新市场或新领域,是一条较为可行之路。选择信誉好、有一定实力的合作伙伴则往往成为中国公司在马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从马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大项目外,中国公司在马承揽一般土建项目优势不强。因此,此类项目技术上不复杂,当地公司完全有能力承担,不需与外资公司合作。如需与我合作,基本上都是需要我们出钱,甚至有些公司别有用心,在合作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骗取我公司钱财。我已有部分公司被当地"合作伙伴"所骗,给国家造成了逾千万美元的巨大损失。 按工种、工序层层分包是马当地工程项目实施的特点,而当地分包商又普遍存在着资金少、技术水平较低、手下工人多为外劳等问题。能够找到好的分包商,并进行严格管理是项目实施成功的保证。中国公司许多是由于找的分包商不好,加上对其管理跟不上,面对紧张的工期要求又不能轻易和频繁地更换分包商,结果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支付回扣和佣金是马来西亚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支付佣金是一笔必不可少的开支,一般情况下,马当地有关人员经常索要佣金。在目前情况下,通过竞标,靠价格优势拿得到项目已不可能有合理的利润,而且稍有不慎就会亏损,赚钱的机率非常低。因此,许多承包商是靠私下交易拿项目并赚取利润。 除了工程市场以外,代表团从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了解到该国劳工短缺,需要大量外籍工人。而马来西亚政府将在短期内将向中国开放家具制作、仿古建筑、瓷器制作、木工艺术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引进。因此对中国公司来说,长远来看,马来西亚的劳务市场也有潜力可挖。 ------《建筑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