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_全国空降约茶品茶,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炮约软件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市造价动态 > 南京

美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

【 信息发布时间:2005-12-14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 【关闭

美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


  "莱维顿"式住宅因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很快地被各地效仿。一时间,美国的版图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许多以"莱维顿"命名的小镇。当时,曾有人预计,莱维顿建造的这些没有地下室的廉价住房很可能成为未来的"贫民窟",然而,快60年过去了,这些住宅依然挺立。

  纽约长岛,有山有水。它西临纽约市皇后区,向东延伸至大西洋,形成东西长、南北窄之半岛状。在二战前,这里还是一连串恬静的小村庄,居民稀疏,皆以打鱼、种土豆为生。故当地的一些地名仍带有时代的痕迹,如"海龟湾"、"牡蛎湾"、"龙虾湾"。

  今日的长岛以富庶闻名遐迩,成为独具风格的中产阶级郊区。这一切的由来乃得益于纽约人为之骄傲、且为全美效仿的两项工程——莱维顿式廉价住宅和长岛高速公路。

  战后初期,美国房荒严重。由于战时的劳动力和建筑材料都用在军事工业上,战后数百万军人退伍,随之而来的结婚人数增加、"婴儿潮"的出现,使房荒问题更为突出。1946年底,纽约实业家、建筑营造商威廉·莱维顿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支持下,在牡蛎湾附近的一片土豆地上用预制装配构件建造了第一批造价低廉的家庭住宅。结果出现了第一个以莱维顿命名的"莱维顿镇",共有17544户人家。

  "莱维顿"式住宅因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很快被各地效仿。一时间,美国的版图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许多以"莱维顿"命名的小镇。当时,曾有人预计,莱维特建造的这些没有地下室的廉价住房很可能成为未来的"贫民窟",然而,快60年过去了,这些住宅依然挺立。高速公路与莱维顿住宅创造了长岛经济奇迹。购买莱维顿式住宅的都是低收入者,一是退伍大兵;一是纽约城里想改善住房条件的低收入者城里正大兴土木搞CBD,旧城改造也在进行。这些人由于拆迁成了"无房户")。

  还有,购房者都缺钱。拿退伍的大兵来说,退伍即失业。没有职业,再便宜的住房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城里的低收入者,一家老小全指着那份微薄的工资,要以这份低工资购买曼哈顿新建的高档寓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

  当时,曼哈顿至长岛只有火车往返。班次的稀少和票价的昂贵使得住在郊外去城里上班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当莱维顿式住宅建成后,虽价格便宜,也很少有城里人问津。

  为了解决房荒问题,杜鲁门总统曾在1945年要求国会通过法令,授权他将全国建筑材料的半数用于营造廉价住房。与此同时,决定以政府发放国债的方式修建长岛高速公路——此举解决了大批退伍军人就业问题。

  数以万计的纽约退伍军人参加了这条高速公路的兴建。公路修到哪里,莱维顿式住宅就建到哪里,路修完了,退伍军就拉家带口地住了下来。

  随着居民人口的增加,商业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这个昔日人烟稀少的半岛,渐渐成为一个繁荣的社区。由于纽约市市场"近在咫尺",长岛的土地、劳动力费用都低于纽约市,又有现成的交通设施可以利用,企业家纷纷来此地投资,为当地创造许多就业机会。这些都成了长岛经济不断增长的原因。

  长岛高速公路的兴建,也为城里的低收入者带来了福音。以莱维顿镇为例,从这里驱车去曼吨顿咱程仅为30分钟,大大节约了"通勤者"(指住在郊区,在城里上班的人)的上下班时间。城里的低收入者奔走相告,纷纷在长岛购房置产?! 〕さ豪澄偈阶≌颐堑钠羰疚褪杖胝呓圩≌词且患挥型üㄎ蘼凼鞘裁粗贫鹊恼┑母稍ず团Σ拍芙饩龅氖虑椤?BR>
  目前,我国正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迈进。市场经济意味着竞争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其结果必然是:什么收入的人住什么样的房。然而,社会主义的性质又意味着,我们城市管理者制定的住房政策必须对金字塔最底层的多数人,尤其是那些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人们。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各级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当成建立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和培育住房市场的一项长期的不动摇的政策。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北京市有近25%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29.8%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这个数字意味着北京市有一半以上的家庭要不吃不喝,工作10年以上才能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每平方米2000元-3000元的住房只有远郊区才有)面对日益上涨的城市生活费用,即使购买远郊的经济适用房,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加之人们担心远郊在购物、娱乐、子女上学、上下班交通等诸多不便,更是阻碍了经济适用房的供应系统良性循环。

  长岛的经验说明:住房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交通、就业等相互关联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中国有句俗话:"安居才能乐业"。然而仔细一想,如果一个人连职业都没有,哪里还扯得上安居?"我想有个家"是无数人的愿望。然而,如果一个人连工作都没有的话,买房的愿望只能是无望,甚至是绝望。

  长岛的经验应该是:只有政府将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高速路、莱维顿式住房是美国政府要达到刺激经济与投资的一种手段,这一手段虽不新鲜(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实践),却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和住房问题。

  然而,要是有人想全盘照搬长岛经验搁在中国,根本就是行不通。比如说按美国的生活方式——那种拿全世界的资供自己享受、发展家庭轿车以解决通勤问题,在中国这个人口负担重、资源匮乏的国家只能是事与愿违。

——《经济参考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