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5-11-3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建设部副部长 傅雯娟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建设部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为建设行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行业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只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正是要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 第二,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几年,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体有1.2亿人,其中三分之一左右进入建设行业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利于使进城务工人员掌握必需的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利于他们进入建设行业就业,有利于增加收入,有利于社会稳定。 第三,发展职业教育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去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086起,死亡1264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职业技能不过硬,自我保护能力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的技能,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安全生产。 二、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2004年,我们制定了《建设行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规划》,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培训农民工500万人。我们按照实用、实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培训课程,采取师傅带徒弟、工学交替、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大规模农民工技能培训。先后颁布了9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标准、鉴定规范和鉴定题库,编写了近百种农民工培训教材,设立技能培训机构1236个,鉴定机构982个。目前,建设行业已有395万农民工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其中353万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二)加快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 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去年,我们和教育部共同在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装饰和建筑智能等四个专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165所职业技术院校被确定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其中94所为中等职业学校,71所为高等职业院校。这165所职业院?;寡≡窳?02家建筑企业,分别结成“对子”,合作开展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生先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到结成“对子”的建筑企业顶岗实习。理论知识考试和顶岗实习考核合格的,毕业后直接进入实习企业就业。在今后三四年时间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将为建设行业输送技能型人才23.8万名,并提供短期培训130万人次。 ?。ㄈ┘忧恐贫冉ㄉ瑁∪耙底矢裰な樘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起覆盖一线操作人员、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大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一是一线操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2年,我们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在建设行业一线操作人员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直接关系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工种,实行就业准入,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上岗。目前已有353万人取得了此类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制度。1991年,我们和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明确要求建设行业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实行资格证书制度,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造价员等必须持证上岗。目前已有210万人取得了此类岗位资格证书。 三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制度。1993年以来,我们先后建立了建筑师、工程师、估价师、规划师、建造师等八个执业资格,形成了以教育评估、执业实践、资格考试、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和信用档案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到去年底,建设行业各类执业注册人员达到35.5万人。 ?。ㄋ模┣惺导忧慷杂泄卦盒=ㄉ枥嘧ㄒ到ㄉ璧闹傅? 目前,全国开设建设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有29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有1100多所,为建设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型、实用型优秀人才。虽然这些院校大部分不隶属于建设部门,但建设类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要进入建设行业就业,是建设行业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始终注重对建设类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受教育部委托,我们分别成立了高职高专教育和中职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颁发了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土建类各专业的教育标准、评估标准、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不断加强对建设类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 三、几点认识和体会 第二,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农民工培训,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不带劳务队伍,开展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工收入水平较低,个人支付能力有限,很难承担培训费用。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希望国家加大对建设行业在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 第三,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生产技术复杂、操作规程严格、直接关系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工种,要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设置一定的“门槛”,实行准入控制,这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需要。 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于国于民都具有重要意义,功在当代,惠及长远。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动力,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努力开创建设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2005年11月11日《中国建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