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5-11-3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李兆汝 城市规划,没有什么不能阳光 按照惯例,国际竞赛评审会的专家点评阶段,一般不应有“闲杂人等”参加。但在10月30~31日的连云港市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国际竞赛专家评审会上,记者却看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10名市民代表,他们代表470万连云港市人民,自始至终参加了专家评审会的全过程?!拔颐蔷醯?,城市规划没有什么不能让老百姓知道的?!绷聘凼泄婊钟泄赝鞠辛氖钡幕案钦吡粝铝松羁痰挠∠??!俺鞘卸?,拥抱大?!?,连云港市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老百姓十分关注。以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阳光规划、普通市民可以报名参加专家评审会的消息经当地媒体刊出后,短短几天时间,1000多人要求报名参加。市规划局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从中选出了10名较有代表性的代表,许多没被选上的还很不高兴,市规划局的同志又花了不少时间耐心地做说服和解释工作。 媒体是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渠道。备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苍梧晚报》自10月22日起推出了“海滨怎么建晚报听你谈”栏目,每天在重要位置、以较大篇幅刊出。对稿源问题,主持这个栏目的胡柳君毫不担心,因为关注的人太多了,每天都有不少人打来电话。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位市民自愿接受采访,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他们的意见。 媒体不是惟一渠道。公众还可以通过市规划局的网站、公示栏等多种渠道参与城市规划。 8+11+10 “你们背后有470万人的支持哩!”专家评审会的间隙,有的市民代表借休息时间继续认真地观看图板、研究规划方案,而另有几位市民代表,则热情地拉着市规划局黄咏梅局长一起合影留念。专家评审会结束后,市规划局召开了市民代表座谈会,专门听取10位市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11月1日起,8个规划方案在国展中心和市行政审批中心展示,欢迎市民前往参观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专家评审组共由11位国内外知名规划、建筑、交通、港口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邹德慈担任组长,建设部规划司原司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邹时萌担任副组长。 参加此次国际竞赛的8家单位,也都是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单位。虽然8个方案各有长短,但显而易见,每个方案都有可取之处。专家们指出,综合各个方案的优点非常重要。 11位专家在点评竞赛方案的同时,均对连云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代表寇彬堂认为,专家们发表的意见非常好,对于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来说,认真聆听和吸取这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比具体选择哪个方案更重要。 光有蓝图还不够 “在连云港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国际竞赛评审会是一件大事。”在评审会上,连云港市市委书记王建华言辞恳切,“恳请各位专家以全球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先进的理念,结合连云港的实际,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战术的层面出发,发表真知灼见,注重规划的可行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就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提出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从更高、更广的层面为连云港的发展提供新的远景,绘就新的蓝图,描写的篇章?!? 然而,谁是决定东部滨海地区最终蓝图的主导力量?自发前来旁听评审会的连云港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培松递给记者一篇他所撰写的文章,洋洋数千言,凝聚着他对于连云港建筑文化和城市建设的思考。他特别指给记者看其中的一段话:“对连云港的规划我们应该有明确的意图表示,可以拿出我们的意见请专家论证,而不是请专家拿出意见我们照办,因为最了解连云港的是我们而不是专家,仅靠个别专家的力量、深度恐怕显得不够?!? 光有蓝图也还不够。业内人士提醒,战略规划不能直接用来指导建设行为,规划部门一定要坚持依法行政,既然对城市定位进行了重新思考,那就要按照法定程序,对城市总体规划作相应的修编或者调整。 另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规划的关键不在于编制而在于实施。即使一个十分平庸的规划,如果执行到位,效果也不会太差。而目前各地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规划执行不到位,往往在现实中走样。 阳光规划,共绘东部滨海地区蓝图,对连云港来说,这只是走出的第一步。要“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城市、港口、产业相得益彰,自然、山海风光特色明显,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强劲,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安居兴业两相宜的国际型海滨城市”,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5年11月8日《中国建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