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发布时间:2007-12-2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7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五人常委举行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在秋收时期组织农民武装暴动的新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纠正右倾机会主义,走出困境,主动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大决策。
毛泽东此时仍隐蔽在环境极其险恶的武汉。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委托毛泽东研究湖南军事形势和农民运动状况,指导湖南省委的工作,筹划在湖南举行秋收起义。
8月3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8月7日,毛泽东出席了在汉口秘密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他在会上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8日,毛泽东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秘密召开湖南省委会议,讨论组织秋收暴动的问题。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许多与中央决定不同的意见。
关于举什么旗的问题。南昌起义打出的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子,毛泽东则坚持主张:秋收起义“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关于暴动的依靠力量问题。当时党内普遍的看法都认为暴动主要应该依靠工农武装,军队只能起次要的作用,否则便是“军事冒险”。毛泽东不同意这种见解,他明确提出:“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军事的帮助,有一两团兵力,否则终归于失败。”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于暴动的区域问题。中共中央要求湖南举行“全省暴动”,但当时湘南同长沙事实上已被隔绝,毛泽东坚决主张缩小暴动区域。湖南省委经过反复讨论,认为“以党的精力及经济力量计算,只能制造湘中四围各县的暴动,放弃其他几个中心,湘中的中心是长沙?!?
8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将以长沙为中心的秋收暴动计划报告中共中央第二天,毛泽东又写信给中共中央,报告了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不同意见。
中共中央收到湖南省委的报告和毛泽东的信后,于8月22日召开常委会研究。在讨论中,有人指名批评毛泽东的“枪杆子中夺得政权”的论断和中央不同。毛泽东对中共中央的复信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对不切实际的批评给予答复。
8月30日,湖南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秋收起义领导机关,一个是由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在条件较好的平江、浏阳、醴陵等县和安源发起暴动,进攻长沙。